Abstract
大清郵政局在1896 年成立,隔年正式掛牌運作。在1903 年,一幅名為《大清郵政公署備用輿圖 (China–Postal Working Map)被印製作為內部參考資料。因為這中間受到庚子拳亂的影響,郵政的拓展受到阻礙,所以從這份地圖上看到郵政據點稀疏, 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和主要城市。下一份單張的全中國郵政地圖是在1913 年發行。這時候的中國已經改幟換代,成為以袁世凱為首的中華民國。從這張全國郵政地圖來看,郵政路線和據點有非常明顯的擴張,也與鐵路緊密結合。
分省的郵政輿圖也在1907年和1919 年出版。1919 年的中華郵政輿圖(Postal Atlas of China)甚至公開對外銷售。各個郵區陸續出版的單張郵政地圖也可以讓民眾購買。在中國彌漫著收回主權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氛圍下,郵政地圖享有權威的話語權。郵政地圖所勾勒出來的對國家的想像,在民國時期的國族論述的建構上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對於市民或政府,郵政地圖不但是一種知識的代表也是現代國家想像共同體的延伸。以一條從甘肅丹噶爾(湟源)到青海玉樹的新郵路的擴展為例,可以看出開闢郵路的不易以及從地圖上對國家社群的想像。
但在1934 年郵政地圖的權威因為一幅雲南的郵政圖而受到挑戰。常年由郵局體制裡面的外籍人員所負責的地圖製作,因此被南京政府的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和內政部監督核准。自此正式宣布地圖製作的話語權被納入南京政府。
分省的郵政輿圖也在1907年和1919 年出版。1919 年的中華郵政輿圖(Postal Atlas of China)甚至公開對外銷售。各個郵區陸續出版的單張郵政地圖也可以讓民眾購買。在中國彌漫著收回主權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氛圍下,郵政地圖享有權威的話語權。郵政地圖所勾勒出來的對國家的想像,在民國時期的國族論述的建構上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對於市民或政府,郵政地圖不但是一種知識的代表也是現代國家想像共同體的延伸。以一條從甘肅丹噶爾(湟源)到青海玉樹的新郵路的擴展為例,可以看出開闢郵路的不易以及從地圖上對國家社群的想像。
但在1934 年郵政地圖的權威因為一幅雲南的郵政圖而受到挑戰。常年由郵局體制裡面的外籍人員所負責的地圖製作,因此被南京政府的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和內政部監督核准。自此正式宣布地圖製作的話語權被納入南京政府。
Translated title of the contribution | Re-shaping the Imagined Community: Postal Maps and the Making of National Space for Modern China |
---|---|
Original language | Chinese (Traditional) |
Pages (from-to) | 34-48 |
Number of pages | 15 |
Journal | 今日郵政 (Postal Service Today) |
Issue number | 800 |
Publication status | Published - 20 Aug 2024 |
Keywords
- 郵政
- 地圖
- 中國海關
- 南京政府
- 陸地測量總局
- 雲南